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
《本草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等功效。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一步的化学研究表明,黄蜀葵花黄酮类化合物(或称为总黄酮)中以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棉皮素-3′-葡萄糖苷、杨梅素-3-葡萄糖苷、树皮素-3-洋槐糖甙(quercetin-3-robinobioside)、槲皮素-3-洋槐糖苷、棉皮素、杨梅素、槲皮素九种成分含量较多
1、抗炎作用
黄蜀葵花提取物甲花素对小鼠醋酸刺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胺性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性耳廓肿胀及组织胺性足浮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有效成份槲皮素有关。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槲皮素对二磷酸腺苷、凝血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释放。
3、抗氧化及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槲皮素可与超氧阴离子反应,阻止自由基反应的引发和铁离子络合,阻止羟自由基形成,与脂质过氧化基反应,阻止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4、调节免疫功能:黄蜀葵花粗提取物可使家兔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免疫复合物明显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T3、T8水平亦明显升高,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体液免疫反应程度。
5、抑菌作用:黄蜀葵花提取液对多种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淋病双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6、利尿作用:黄蜀葵花能够通过抑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内髓ATP酶活性,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发挥排钠利水效应。
7、对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保护作用:黄蜀葵花能增高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血浆总蛋白水平,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大鼠钠排泄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的损伤也具有保护作用。
【产品名称】黄蜀葵花提取物
【英文名称】Hollyhock, Althaea rosea nigra, ext.
【产品规格】黄蜀葵总黄酮≥60%(可定制规格)
【提取来源】 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
【产品性状】80~100目白色或棕色粉末。
【产品检测】HPLC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质量标准】QB
【包装规格】25kg,双层聚乙烯塑料袋,牛皮纸袋。
【产品保存】常温避光保存。
小叶本草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提取物粉末、浸膏,关注提取物领域的每一个环节,从传统文献查询到产品研发,从中试到产品制造与产业化,为您提供高质量的黄蜀葵花提取物。